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方兴未艾,企业强者恒强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产品繁多,可以分为治疗、检测、保健和护理康复四大类。
家庭医疗器械分类
常见家用医疗器械
市场方兴未艾。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是医疗器械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居民消费升级是直接的推动力,制氧机、电子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疾病监控系统等便携式医疗设备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根据Forst&Sullivan数据,中国市场 2010 年销售规模预计为130 亿元,2006-2010 年均复合增速为27.6%,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维持25-30%的年增长率。
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仅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4%。而在国外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美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人均消费水平为国内的20~30倍左右,国内市场家用医疗器械提升空间很大,远未达到天花板。以具代表性的按摩椅为例,日本家庭按摩椅的拥有比例超过20%。以按摩器具的出口为主的大连蒙发利(上市过程中),2010 年的收入规模则高达18.3 亿。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日常护理,治疗以社区和家庭为主的趋势都利好家用医疗器械的长足发展,当前血压计、血糖仪、按摩器械、空气净化和制氧机等产品将是家用便携产品的主力。对比保健品市场来看,家用医疗器械的礼品市场潜力较大,鱼跃医疗等公司都已有类似的礼品包。
家庭医疗器械常用场合
2008 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调查情况
品牌和渠道为王,强者恒强。生产企业众多,类处于小家电行业的起步阶段,从家电和国外的家用医疗器械的发展史来看,经过几年的品牌之争后,优势企业将主导家用医疗器械市场。
家用医疗器械的技术属性相对淡化(技术门槛不是很高),而品牌﹑渠道﹑产品丰富度和成本(规模﹑产业化能力)才是制胜的关键因素。家用医疗器械企业的渠道和品牌是公司产品销售的平台,一旦平台搭好了,各种新产品都能借助该平台得到迅速推广,协同效应非常明显。
以鱼跃为例,公司大部分产品都不是投放市场最早的企业,但是最后都抢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做到了后发先至。如公司的电子血压计,刚进入市场时2009 年销售额才1200 多万,2010 年销售额就接近5000 万,超过了许多市场先进入者。2008 年上市3 年以来,连续3 年利润增速都维持60%以上,也远高于行业增速,产品扩充到近30-40 个大的品种。
鱼跃医疗2005-2010 年收入和利润情况
电子化如火如荼,信息化悄然而至。在过去的若干年里面,电子血压计﹑电子温度计逐步代替汞柱式的(无汞化也是大势所趋),家用制氧机(也是电子化的产物)也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氧气袋和氧气瓶,此过程,我们看作电子化的过程。
未来几年,信息化和物联网将逐步发展。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物联网﹑社区医疗﹑医院HIS 系统等将会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行业新的篇章。2010 年08 月05 日,Intel、通用电气(GE)联合宣布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医疗保健公司,关注远程医疗和独立生活。
东软医疗(东软集团600781.SH 子公司)已经有熙康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涉及健康信息采集﹑电子健康档案﹑手机预约﹑健康咨询等等功能,能与血压计﹑血糖仪等家用医疗器械连接,并采集血压、血糖、血氧、心电、胎心胎动、体温等生理指标,然后进行信息处理和上传等。
九安医疗的新型电子血压计ihealth 以及withings 的类似产品,也俨然一个简约版的物联网和远程医疗。种种迹象表明,信息化已经悄然而至,另外国家倡导的电子病历﹑医院HIS系统﹑药品电子监管等将会加速这个过程。
东软医疗熙康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目前世界各地都对医疗信息化十分关注,许多欧美国家医疗信息化已达到了履盖面广和服务项目全的程度。美国卫生官员7 月宣布,美国将投入2700亿美元推进医疗记录电子化,以降低成本,为病人减少不必要的测试。瑞士也成立了一家电子诊疗中心,集聚了20000 名医师为人们提供在线医疗服务。
当前家用医疗器械争夺的焦点还是商业渠道(医院渠道﹑代理商渠道等);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信息通路也将是行业的另一个至高点,如开发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企业将能通过系统架构和接口协议等对物联网中的电子血压计﹑ 血糖仪等其他家用医疗器械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能引导用户选择产品。
行业风险: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涨价风险
2013家庭医疗保健器械展
与您共同关注家庭医疗保健行业